更新时间:2022-10-30 00:04:12

佛学大辞典
时轮怛特罗

词:

时轮怛特罗

解释:

梵名Parama^dibuddhoddhr!ta-s/ri^ka^lacakrana^matantrara^ja。略作Ka^lacakra-tantra(卡拉洽库拉密法)。又称时轮密法。为西藏黄教主要教学内容之一。据根本怛特罗之注释书维玛拉普拉巴(梵Vimalaprabha^)载,根本怛特罗一万二千颂,乃佛陀涅槃前二年,金刚手菩萨之化身苏坎德拉王(梵Sucandra)向佛陀请问,而流行于香巴拉(梵S/ambhala)等国者。六百年后,香巴拉国第一代卡尔基(Kalki),为文殊之化身耶舍王(梵Yas/a),为了对抗将于二百年后兴起于麦加(Makkah)而可能灭亡香巴拉国之回教,乃纠集梵天、湿婆、毗瑟笯教徒,并将其召入时轮曼荼罗内,严禁杀生,给与时轮大密法灌顶,并宣说拉谷怛特罗(梵Laghu-tantra)三千颂,此即现行之时轮怛特罗。其后,第二代卡尔基为观音之化身芬陀利华王(梵Pun!d!ari^ka),蒙佛授记,且随顺根本怛特罗作注释之书维玛拉普拉巴。

关于时轮怛特罗与维玛拉普拉巴之传承,有诸多异说,总结诸说,则约于西元一○四○年以后活跃于印度摩竭陀国之大时足(梵Ka^lamaha^pa^da,藏Dusshabschenpo)与小时足(藏Dusshabschun%n%u)二位学者被推断为时轮怛特罗与维玛拉普拉巴之作者,故时轮怛特罗成立之年代最早为一○二七年。

时轮怛特罗之内容系了义之般若(母怛特罗)与方便(父怛特罗)之双入无二,以实现真实之智慧为最高目的。实现之方法为观察宇宙之结构与活动,即日月星辰之运行及其迁流变化,并控制与此对应之人体脉管(梵na^d!i^)、轮(梵cakra)、气息(梵pra^n!a-va^yu)之迁流变化,以期达到究极合一之境界,故提供了天文学上有关历学之记述,为此怛特罗本质上之重要性。此外,亦反映出当时回教侵入印度所造成恐怖与混乱之状态。从怛特罗成立之传说,亦可看出其假借毗瑟笯教有关香巴拉国之传说,与毗瑟笯第十权现卡尔基再世救人之构想,并结合印度原有之诸宗教,以扑灭即将席卷印度之回教徒之意图,而呈现出回教文化与印度文化冲突之一面。[时轮夕タントラ立に关する基本的课题(羽田野伯猷)、タントラ佛教に于けるヵ|ラチャクラ(时轮)の位置(羽田野伯猷)、インド教佛教交涉の一断面─回教对策を目的とせる时轮の形成に于ける(羽田野伯猷)、布顿(藏Bu-ston)全书第一部至第五部]


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

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,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、术语、典故、典籍、专著、名僧、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。

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

返回
顶部